国教院领军人才班学员代表总结篇-- 一场数字化综合实践新体验

发表时间:2022-06-13 09:32

冯艳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二中学


2022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三研基地组织的数字化与乡村学校治理变革领军人才跟岗研修班。在本次培训中,三研基地精心安排,合理组织,措施得力,追求时效,专家和校长的讲座既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又有实践性的指导;安排参观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是走在中国基础教育前列的名校,我们每一个参训者都收获满满。


图片


通过本次培训,我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办学思想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将我的收获与思考总结如下:
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了杜晓敏院长的《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思考》;逄凌辉院长的《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韩相福校长的《大数据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王建新校长的《智慧学校现代化治理》;于进海校长《信息赋能让教育简单精准》;姜勇校长《信息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庄春荣校长《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李蓓蓓校长的《构建九年一贯信息科技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专题报告,接着走进了多家潍坊数字化的示范学校,潍坊文华学校初中部、潍坊崇文中学、潍坊文华小学、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潍坊市峡山区二七一双语学校等,这些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学校为我带来了一场综合性实践新体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对这次培训的效果期望值很高,也告诫自己要珍惜机会,潜心学习。经过十五天的学习,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收获,主要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图片
       转变观念,健全机制,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和高度,理论结合实际,分享了数字化赋能教育的真谛。其中杜晓敏院长关于《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思考》、于进海校长关于《信息赋能让教育简单精准》的阐释更是让我深切的感知到,数字化时代的学校要成为学习共同体,我们要用信息化赋能每一个孩子的终身成长,以人工智能常识教育为引领,以编程教育普及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为平台,以学生创新竞赛为突破口,健全机制、创新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突出多元,关注个性,探索创新评价方式
“双减”背景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应该探索新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方向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相吻合,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逄凌辉院长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报告中介绍了如何理解“教—学—评一致性”和如何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活动;韩相福校长在《大数据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报告中阐述了利用大数据构建课程体系所起的作用;庄春荣校长和李蓓蓓校长分别以自己学校为例,向我们说明了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才能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让人受益匪浅。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合本校实际,形成切实有效的成果
在观看了多所学校、多名教师的公开课,听取了老师们的总结汇报,实地观摩了多所学校的信息融合课堂后,我根据这么多天的所学、所见、所思,再结合自己的学校的问题,最终形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项目计划。在方案中,我分析了自己学校现有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实施措施,听取了朱平、马凤喜校长和姜言邦教授的点评和优化建议,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实施提升方案。
由于培训的时间短,任务多,很多值得自己学习和领会的东西还很多,只有留待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梳理、总结、运用,但有一点我体会最深,就是要学习、不停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脉搏。

图片
图片

学是进步提高的必要前提,习则是巩固学的必要补充,学而不习的收获如昙花一现,学而时习之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所以,我会时常翻阅笔记,认真学习各个专家讲座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观念来指导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工作的过程,反思优劣之处并不断改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带着理论、方法和热情 ,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198 6262 9172
邮箱:sanyanjidi@163.com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